春到人间草木知,只待青山焕新意。在这莺飞草长的三月里,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课程标准(2022版)》实施要求,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施新课程、新课标的能力和智慧,整体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能力水平,智立教育研究院/中国教师发展网承办的武汉大方学校新课标研读暨教师素养提升专项培训班于3月4日正式开班。
上午8:30,开班仪式准时举行。与会领导有武汉大方学校董事长余一清,总校长蒋遵鹏,督学校长袁明刚,党支部书记刘莉,武汉智立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驻院专家李捷枚博士。
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主持人、督学校长袁明刚向参训的200多名老师强调了学习纪律与要求,明确了学习任务及目标。他严肃认真毫不含糊的样子让学员刹那箍紧了参训学习的弦。
智立教育研究副院长李捷枚博士代表承办单位致辞。她激情满怀地表示,智立教育走进大方学校开展的本次校本研修,以新课标研读为抓手,目标直指参训学科教师素养提升,最终目的是要加强大家在新时代“立德树人”国家战略下的教书育人的水平和能力。她以师培者和教师的双重身份,深有感触地告诉大家将学到的新知融入教学实践,会走的更远登的更高。致辞让参训学员从内心深处感到在职学习的必要性,看到了持续学习的美好愿景。
李捷枚教授致辞
蒋遵鹏蒋校长在讲话中特别强调了项目经过反复商榷得以敲定,培训内容和授课专家堪称一流;他在要求学员老师们珍惜机会的同时,对智立研究院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表示高度认可。
蒋遵鹏校长讲话
上午9时15分,研修培训正式开始。武汉市教科院常务副院长、中学正高级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朱长华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变化解析》专题报告。朱教授以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导入,由一个有趣的小实验,说明行为的重要性;从“坚持目标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创新导向”三个方面娓娓道来,对课题案例、教学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考卷题目进行深入讲解。朱教授风趣幽默的授课方式和精到的见解深受学员们的喜爱与推崇。
朱长华教授
当天下午安排的分科课标研读专场紧锣密鼓,详情如下:
语文学科课标研读。武汉市教科院中学教研室初中部主任、正高级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杨金水对语文学科新课标进行了深入讲析。杨老师从新课学习应持的态度、对课程性质的认识、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展开,对核心素养中“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要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启发学员们思考如何使语文核心素养在课程教学中有效落地。
杨金水老师
认真听讲的学员
数学学科课标研读。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学教研员桂文通为数理化老师分享的专题是《新课标、新理念、新教学》。桂老师从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几个方面分析了新课标,从“目标为素养而教、重视单元整体教学、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加强综合与实践的学习、构建数学学业质量评价体系”五个方面演绎了新理念和新教学。桂老师的典型案例加之其富有磁性的语音,让整个课堂格外生动活泼,学员愉快聆听,受益匪浅。
桂文通老师
英语学科课标研读。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英语教研员、市英语学科带头人,国培专家库成员李锐老师以《《领悟新课标之“道”优化学与教之“术”》为专题,用“道”与“术”引出教师应该如何教书育人,她以《2022年新课标结构化速记“六,六,四,六,六”》为蓝本向学员们深度解析新课标。通过2011版课标与2022版新课标的详细对比,明确指出新课标不单对教师能力有要求,更对教师的全面素养有要求。对李锐老师严谨的“出卷人”风格,学员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Amazing grace”。
李锐老师
4日一整天的培训中,专家们讲座授课异彩纷呈,老师们“统一着装”精神抖擞,培训场面真是别样风采别样动人。
老师认真当起了学生
今年初,我们本着专业师培机构的使命担当与教育情怀,继续力推新课标系列培训,以求在做深做透中为新时代义务教育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大方无隅 厚德载物”,走进武汉“大方”,助力民办学校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虽不似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但的确是智立教育人“立依教育 智慧人生”的真实写照。
撰稿:黄杜筠
编审:李捷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