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教师发展网,您可以与全国中小学教师共同学习、交流、提高……
查看所有项目入口
三位一体,五线联动
进入项目首页 >
松滋“国培2016”主题研修模式简介

2016年3月,中国教师发展网(以下简称发展网)与华中师范大学强强联合,顺利承接了湖北省项目办下达的松滋市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的“国培”项目。为了深入扎实有效地推进松滋“国培”项目的开展,发展网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探索出了一种“三位一体、五线联动”的主题研修培训模式,取得了令一线教师满意、上级领导首肯、其他网络承训机构瞩目的阶段性成果。

松滋“三位一体、五线联动”的主题研修模式主要表现在:

一、聚焦问题的研修主题:发展网在松滋“国培”项目启动前,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电话采访等方式进行大了面积的学情调查,确定了全市的培训主题: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先学后导”有效教学研究。该主题聚焦了课堂教学的前沿问题、核心问题、焦点问题,同时也聚焦了松滋市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急需解决的共性问题和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战略性问题,摒弃了过去那种“大轰大嗡”不切实际的形式主义套路。

二、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发展网为松滋“国培”构建了“个人空间—工作坊—学校社区—区域社区”一体化的县域网络研修社区,在全市的统筹规划下,市级社区工作坊(内含研修小组)与校级社区工作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研修闭环,即区域社区学科工作坊的研修小组,到学校社区就成了学校社区的工作坊,学校社区坊延续了区域社区坊的主题研修,区域社区坊深化了学校社区坊的研修引领。个人空间是教师开展个人探究、自主创新的基础平台,再加上教师自主或合作创建“教师研修坊”,便与学校社区坊、区域社区坊融为一体,构成了区域社区坊、学校社区坊、个人空间(自创坊)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

三、五线联动的研修模式:1.区域项目主题整体联动——即区域项目主题→覆盖学科坊再生子主题→专家引领→辐射校本研修→教师自主创新→发展网作品大赛成果展示。2.学校教学问题与区域坊联动——即学校社区坊聚焦教学问题开展校本研修→学校社区坊疑难问题反馈→区域学科坊针对性发起主题研究→坊专家互动答疑→发展网专家互动答疑。3.专家引领的线上线下联动——即区域社区聚焦教学问题→发展网专家现场指导(课堂示范、讲座、互动)→坊主及发展网专家网上继续互动。4.跨校主题的协作联动——即一校发起主题并邀约→区域或跨区域学校应邀参与共同组建协同研修坊→对接发展网专家互动。5.个人空间并自创特色坊与平台对接联动——即教师个人空间自主研修→自主或合作创建“教师工作坊”→特色主题→发展网推送引入展示平台→全网教师自主参与研修。

松滋“国培”参加研修总人数4236人(其中中小学3194人、学前教育948人、其他94人)。截至2017年2月15日,已参与研修的人数达4130人,占总人数的97.5%。全市参训教师共发帖72526个,在线提问共36464个,提交作业共33919道,上传成果共24938个。

展开
确立三个目标,发挥三种效应,倾注三项投入
进入项目首页 >
新洲区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远程培训简介

2011—2012年,武汉市新洲区教育局与中国教师行动网(现中国教师发展网)深度合作,在全区范围内实施以中国教师行动网为依托的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培训”工程,共有7100余名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完成培训学时12000余个,对新洲区教师学科素养、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了巨大作用。

为了使此项培训真正落到实处,新洲区提出了三个目标:即建设一个基础项目,搭建新洲教师自己的网络学习平台(新洲教师发展网);形成一种有效机制,教师通过自主学习、协同研修提升学科素养;解决一个瓶颈性问题,使教师真正掌握教育教学技能。

在远程培训过程中,新洲区强调要激活、整合和发挥三个效应:一是激活、整合和发挥名师集群的辐射效应,打破校际界限,广延名师,充分发挥名优校长、名优班主任、名优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二是激活、整合和发挥每位教师在培训活动中的共振作用,通过同伴互助、协同研修,让教师在相荡相击中释放能量,在思维碰撞中产生灵感;三是激活、整合和发挥网络平台的资源效应,让教师行动网系统鲜活的海量信息及培训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真正服务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

为了确保此项培训的顺利实施,新洲区教育局还倾注了三项投入,即“百万资金”(局、校两级分担、公用经费列支、教师免费参训学习)、“百万学时”(不包括选修、研讨学习,每名教师必修课一年必须完成100学时,全区教师要完成百万学时)、“百万热情”(区教育局要求相关直属单位用百倍万倍的热情支持、服务教师网络培训),在经费、管理、服务等方面给予了强有力的保障。

通过此项培训,新洲区的教师素质得到了大面积提升,很多年轻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论文)竞赛中斩露头角;新洲区的教学质量保持了长盛不衰的势头,中考高考力压群雄,独树一帜。为肯定新洲区在教师网络培训中所做出的成绩,《湖北教育》2011年第8期(总617期)刊载了题为《教师培训是教育发展的第一战略》的专题报道,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016年,新洲区教育局与中国教师发展网再度合作,完成了以“有效教学”为核心主题的中小学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工程,收到了令合作双方均十分满意的效果。

展开
建立“四有”教师队伍,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
进入项目首页 >
蔡甸区教育局开展“中小学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工程”远程培训

武汉市蔡甸区教育局通过对中国教师发展网的深入考察,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以中国教师发展网为依托的“蔡甸区2016年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工程” 远程培训。全区近4000名教师全部参加了本次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技能均得到了有效提升。这是蔡甸区教育局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蔡甸区教育局首次组织开展的大规模全员远程培训。

蔡甸区教育局高度重视本次教师全员培训工作,不仅成立了以局长刘秋云同志为组长、主管副局长谢杰锋为副组长的教师远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而且组建了以局师训科、区教师进修学校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对培训的目标、培训的管理、培训效果的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提出了“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队伍”的培训目标。工作专班就培训课程的配置、课程研修的合格标准、教师学习过程的管理、坊主(辅导员)职责的履行等具体工作也进行了认真地谋划。4月26日,区教育局专门组织召开了学习动员部署会,并对坊主(辅导员)进行了理论和操作培训。4月28日,全区教师远程培训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为了切实做好本次教师远程培训,工作专班做了大量具体的组织管理工作,从制定培训方案、学员信息采集、研修坊创建、坊主(辅导员)培训到整个培训过程的实施,自始至终都严格按标准进行。每周一都要进行全员学情通报,并及时解决教师研修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为本次教师网络研修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配合蔡甸区教育局做好这次教师远程培训工作,发展网按照教育局的培训需求,专门为蔡甸区创建了教师网络研修平台,配置了课程和教学资源,并提供了7*24小时全天候专业、耐心、周到的客户服务,及时解答和解决教师研修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技术和业务方面的问题。

此次培训历时6个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且涌现了一大批学习研修先进典型。近4000名教师,参训率达到99.8%,教师上传的学习研修成果共47527个,其中被认定为优秀的成果460个。通过此次教师远程培训,蔡甸区中小学、幼儿园干部教师的师德师风、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素养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为蔡甸区持续创造教育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
发展网助力汉川市科学构建“高效课堂”
进入项目首页 >
汉川市2016-2017学年度教师远程培训

汉川市教育局自开展构建“高效课堂”活动以来,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了进一步推动构建“高效课堂”活动,促进全市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汉川市教育局在对发展网深入考察的基础上,并与发展网进行了深度沟通,决定凭借发展网功能齐全的研修平台、鲜活“接地气”的课程(教学)资源和优质高效的运维服务对全市中小学教师进行远程培训。

汉川市教师远程培训工作在实验中学、实验小学、仙女山街道办事处第一小学、官备塘中学、马口镇所属中小学先行试点,摸索经验,然后在全市推广实施,力争通过二至三年的努力,切实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资源的水平,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试点工作的具体目标是:探索一种研修模式,创建一个示范窗口,培训一批研修骨干,生成一批教育资源。

此次试点培训后,全市第一年度的培训主题是: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效课堂研究。具体的培训内容是:第一,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第二,“高效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此次试点培训采用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相结合、课程研修和主题研修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

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相结合。发展网根据汉川市培训需求,制定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与高效课堂培训实施方案,方案包括高效课堂研修平台搭建、高效课堂课程资源配置、高效课堂培训互动活动设计、高效课堂的组织与管理和高效课堂的评价等。汉川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好参训人员,并与发展网一道,共同做好学员线上学习过程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同时发展网根据汉川市教育局确定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时间负责协调组织专家实施线下集中培训,充分发挥专家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实现高效课堂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课程研修和主题研修相结合。由试点区域学科研修坊坊主(管理员)根据不同培训对象选定培训课程,并组织参训教师在网上看课学习、讨论发帖、在线提问、提交作业、上传成果及课程评价。为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由坊主(辅导员)主持,根据试点区域培训计划和试点学校培训计划,围绕“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效课堂研究”主题,组织参训教师进行主题研修,发展网负责提供平台支持、资源支持和专家与培训者指导。对于教师在学习研修中所产生的优质资源,由发展网和汉川市教育局共同进行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成市级教师培训课程,开发的课程应聚焦共性需求,有效解决重难点问题,并参照MOOCs方式建设,进行碎片化加工,应用于校本研修。

在为时近四个月的远程培训活动中,广大参训教师严格按要求进行课程研修和主题研修,表现出了非常高的学习热情。1058名参训教师,共发帖58251个,在线提问12462个,提交作业12199道,上传成果12973个,坊主推荐优秀成果840个。同时,13个教师研修坊也都精心组织了主题研修。

为了总结试点培训经验,推广试点培训成果,围绕“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效课堂研究”主题,有效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为学校校本研修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和优质培训课程,建立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常态化运行机制,推进中小学教师边学习、边实践,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网配合华中师范大学职业与教育学院、汉川市教育局精心组织了“汉川市2016年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优质原创作品大赛”,415名参训教师共上传参赛作品507件,经认真评选,共评出一等奖5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20个。被评出的优质原创作品已结集归类到“汉川市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社区”资源库,对获得一等奖的优质原创作品将推荐到国家级学术刊物(网站)公开发表。

展开
用心、诚心、 贴心
进入项目首页 >
中国教师发展网竭诚服务于东西湖区教师网络研修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班主任管理能力,强化教师法律法规意识,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培养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东西湖区教育局研究决定,借力中国教师发展网,从2016年7月11日开始,对全区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远程培训。

为了确保培训活动高效、稳步、有序运行,发展网秉承用心、诚心、贴心的“三心”理念,竭诚提供服务。

第一,用心。发展网根据东西湖区教师远程培训需求,专门定制东西湖区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根据参训教师所任教的不同学段、学科情况,共创建 11个研修坊。为参训中小学教师提供了“智慧课堂”“教师心理健康”“班主任工作”“法律法规”和“信息技术应用”5个模块36门公共课程,累计330学时,同时提供了142门学科课程,累计1100学时,供教师在网上进行学习研修;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了“专业理念”“专业知识”“政策解读”“师资建设”和“实践技能”5个模块69门课程,累计604学时,供教师在网上研修。同时开放近20万件教学资源库供教师选学。

第二,诚心。为了深入了解教师参与本次远程培训的具体情况,听取坊主和参训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培训实效,发展网运维部和技术部抽调相关人员组成专班,对东西湖区教师网络研修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走访。 在调查走访过程中,多数坊主和参训教师对发展网的平台功能、资源质量、运维服务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对发展网的资源建设以及平台优化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发展网领导非常重视调查走访所获得的信息,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改进措施,力争以最优的平台、最优的资源和最优的服务更好地满足教师的网络研修。

第三,贴心。参训教师在学习研修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既有属于技术方面的问题,也有属于业务和操作方面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东西湖区本次教师网络研修,共提出各种问题449个。发展网对参训教师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坚持及时解答和解决(对属于操作方面的问题做到在线及时解答;对属于技术方面的一般问题做到4小时以内解决,重大问题48小时以内解决)。初中数学教师研修坊袁磊老师在学习研修过程中反复出现观看视频播放不记时,且每次播放到一个固定点时,视频又回到原点的问题,为了不影响袁磊老师的学习,发展网运维部和技术部派专人前往袁磊老师家中,从网络状况到学习使用的电脑,进行全面的检测,深入查找原因,直到问题解决。初中综合教师研修坊胡晨晨老师在评价发展网的服务时说:“发展网比淘宝网的客服都负责,我们很感动!”

本次东西湖区应参与远程培训的教师为906人(包括坊主12人,学员894人),实际参训人数为901人,参训率达到了98%,绝大多数教师都完成了规定的学习研修任务。各位坊主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要求进行坊管理,使各坊研修工作有序运行,同时组织教师在坊内开展积极的研讨活动,形成了互助互学的优良学风。本次远程培训,参训教师共发帖28032个,上传成果2689个,坊主推荐优秀成果10个。通过培训,所有参训教师的专业素质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而且对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研修的方式有了更深的体会。初中综合教师研修坊黄倩老师深有感触地说:“以往传统的集中培训模式,不仅工学矛盾突出,费用不小,而且针对性和自主性也不强。发展网的远程培训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地域限制,有效解决了工学矛盾,而且有极强的针对性和自主性。”

展开
教育局精心组织,发展网竭诚服务
进入项目首页 >
应城市首批教师远程培训工作圆满结束

由中国教师发展网创建的功能齐全的网络研修平台、精心配置的优质课程培训资源和提供的7*24小时的全程服务,为应城市首批教师远程培训工作画上了圆满句号。

应城市首批参加远程培训的教师共152人(含坊主1人),参训人员包括高中、初中、小学各学科教师和学前教育阶段的部分教师。为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培训需求,发展网专门为本次培训创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研修坊(应城市中小学教师研修坊、应城市幼儿园教师研修坊);为中小学教师配置了7个专题共81门研修课程,为幼儿园教师配置了5个专题共26门研修课程。参训教师在坊主的组织下,进行课程学习、讨论发帖、在线提问、提交作业、上传成果和课程评价。

为确保培训实效高效,应城市教育局分管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听取相关负责人的情况汇报,并到发展网进行实地考察,认真审查培训方案。师训股龙铭臻股长从参训对象确定、培训阶段安排,到培训课程选择、学习标准认定以及培训经费的落实,无不亲力亲为,为本次教师远程培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师进修学校陈兵老师,既是本次远程培训的具体负责人,又兼任两个研修坊的坊主,工作尽职尽责。培训期间,陈兵老师不仅及时掌握并及时通报参训教师的学习情况,而且及时协调解决参训教师在学习研修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还亲自编发了3期研修简报,为本次教师远程培训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的,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应城市做好本次教师远程培训工作,发展网专门为其定制了《学员操作手册》,并提供了7*24小时全天候专业、耐心、周到的客户服务,及时为参训教师解决和解答学习研修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本次培训,共解决和解答各种技术和业务方面的问题近200个。

在本次远程培训过程中,绝大多数参训教师严格按照要求认真进行学习研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52名参训教师,共发帖4048条,在线提问1591个,作业合格4059道,上传成果87件。尤其是四里棚中心学校莫木想老师,不仅圆满完成了所规定的学习任务,而且上传多篇研修成果与其他学员分享。他在《研修个人总结反思》一文中写到:“感谢领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让我们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和研修,不仅有效解决了工学矛盾,而且在学习和研修中掌握了更多的教学实践理论和教学技能,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积累了有用的知识。”

展开
江陵县2016年度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圆满结束
进入项目首页 >

截至2016年5月11日,“江陵县2016年度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圆满结束。由于计划周密,管理有力,坊主(辅导员)尽职尽责地组织和指导,参训教师积极认真的参与学习研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江陵县2016年度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计划参训人数为1071人,实际参训人数为1028人,其中坊主(辅导员)32人,学员996人,以乡镇为单位建坊共计15个,每个教师计划完成学时为36学时。此次网络研修的主要学习方式为课程研修,参训教师按要求在研修坊内参与讨论、提问、提交作业、上传成果和进行课程评价。15个课程研修坊中研修情况最好的是江陵县资市镇教师研修坊,其参与率和合格率均达到了100%、发帖总数共460个、提问数共343个、作业合格数共328道、成果数共323个。

此次网络研修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离不开江陵县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局长亲自主持召开专门会议,分管局领导多次参与讨论方案,并全程跟踪指导。工作专班更是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做好具体的组织工作,从方案(草案)的制定、参训教师的信息采集、研修坊的创建,到培训课程的选定等,每一项工作都做到了一丝不苟。特别是师训科邹祥副科长,既要全面履行分站管理员的职责,又要及时将教师在网络研修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与发展网进行沟通和协调,以确保教师研修活动顺利进行。

为了使参训教师能够掌握并熟练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研修,发展网在网络研修活动启动前,派专人赴江陵县教育局对坊主(辅导员)进行了操作培训,培训会上,培训老师不仅对网络研修的流程和方法进行了详细讲解和操作演示,而且对坊主(辅导员)的职责也进行了阐述。师训科张宗华科长代表教育局对与会人员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了开展教师网络研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化了坊主(辅导员)在教师网络研修中的重要作用。

为确保此次教师网络研修能够顺利进行,发展网运维部实行7*24小时在线服务,及时受理和解决教师研修过程中所提出的各种技术和业务方面的问题,极大的方便了教师。通过培训,使所有参训教师的专业素质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展开
创新模式,优化管理,提升素质
进入项目首页 >
洪湖市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简介

2014-2015年,洪湖市教育局与中国教师行动网(现中国教师发展网)深度合作,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以中国教师行动网为依托的以“创新模式,优化管理,提升素质”为主题的市域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工程,市直学校、城区学校和镇(乡、管理区)直中小学教师全员参与,其它学校也踊跃申报参与,共有8000余名教师参加本次培训,对洪湖市教师学科素养、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了巨大作用。

为了使此项培训真正落在实处,洪湖市提出了建设目标:研究和解决教师贯彻新课程标准遇到的实际教学问题;探索网络研修常态化、社区化、校本化、专业化的有效途径;培育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的典型经验与成功案例;生成和累积一大批高质量的课例研究、案例资源。

本次培训的研修模式:教师以校为本自主选择培训课程,通过网上学习与网下研讨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研修。网上学习可以自由选修、自主讨论、广泛交流;网下研讨以学校(学科)为单位展开,采取“三备两磨”的模式开展研修。同时建立以名师为引领、以学科为纽带的教师学习成长共同体—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成员每学期必须承担示范教学、科研及培训任务,以教、研、训一体化的方式开展活动。在为期两年的教师网络研修过程中,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了引领和辐射作用。

通过此项培训,洪湖市的教师素质得到了大面积提升,收到了令合作双方均十分满意的效果。

展开
官方邮箱:admin@zgjsfz.com
联系地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民族大道331号福成科技园1号楼8016
Copyright. © 2015-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武汉智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鄂ICP备15018362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1926号